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被引:11
作者
郭春
张光明
机构
[1] 江苏科技大学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自主创新;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文章根据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特点,建立综合评价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各个因子进行分析,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各省市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研究 [J].
张洪涛 ;
王慧 .
价值工程, 2008, (06) :53-57
[2]   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产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以珠海与珠江三角洲的比较为视角 [J].
谭宏 ;
谭政勋 ;
李元平 .
广东科技, 2007, (08) :32-35
[3]   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江文奇 ;
杨水旸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 (15) :30-31
[4]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 [J].
马有才 ;
赵友宝 .
生产力研究, 2007, (12) :124-126
[5]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J].
刘卫刚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2-45
[6]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能力评价 [J].
文先明 .
系统工程, 2006, (12) :90-93
[7]   江、浙、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比较 [J].
张世龙 ;
石纳芳 ;
马尚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03) :36-38
[8]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跨越式发展 [J].
徐冠华 .
安徽科技, 2002, (S1) :4-7
[9]  
高技术产业经济学[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赵玉林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