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葡萄糖及羧甲基氨基葡萄糖与铁(Ⅱ)、锌(Ⅱ)、钴(Ⅱ)、铜(Ⅱ)配合物的光谱特征

被引:21
作者
郭振楚
韩亮
胡博
李双牛
机构
[1] 湘潭师范学院化学系,湘潭师范学院化学系,湘潭师范学院化学系,湘潭师范学院化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羧甲基氨基葡萄糖; 铁(Ⅱ); 锌(Ⅱ); 钴(Ⅱ); 铜(Ⅱ); 配合物; 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1.4 [络合物化学(配位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本文研究了氨基葡萄糖及羧甲基氨基葡萄糖分别与铁 (Ⅱ )、锌 (Ⅱ )、钴 (Ⅱ )、铜 (Ⅱ )形成配合物的UV ,IR和1 H NMR光谱特征。配合物紫外的λmax发生了明显紫移 ;在IR谱中 ,配合物的面外振动峰 6 5 5cm- 1较未配位的氨基葡萄糖中的面外振动峰 6 70cm- 1 低 ,且在 990cm- 1 附近出现新的吸收峰 ;在1 H NMR谱中 ,配合物C3上羟基中的质子化学位移较未配位的均移向高场 ,氨基上质子的化学位移较未配位的也移向高场 ,其他碳上羟基中的质子化学位移值不变 ,从而初步证实了配合物中的氮 金属 (N M)键的形成。本文还研究了羧甲基氨基葡萄糖及其与铁 (Ⅱ )、钴 (Ⅱ )、铜 (Ⅱ )配合物的合成。其配合物的IR谱线较未配位的IR谱线并没增多 ,指出这种反常现象是糖环的刚性所至。它们的IR和UV光谱均证实了分子中不存在游离的羰基峰 ,并证实了它们分子中内盐的存在 ,配合物的IR谱中出现新的一组吸收峰 :4 33 1和 4 0 8 9cm- 1 (O—Fe) ,5 0 7 1和 4 95 0cm- 1 (O—Co) ,4 0 3 1和 389 0cm- 1 (O—Cu) ,证实了配合物中的氧 金属键 (O—M)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963 / 9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配位化学研究方法.[M].金斗满;朱文祥编著;.科学出版社.1996,
[2]  
药品红外光谱集.[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3]  
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张惟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   氨基葡萄糖与锌(Ⅱ)、铁(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J].
郭振楚 ;
彭斌 ;
韩亮 ;
刘午阳 ;
袁汉珍 .
应用化学, 2001, (06) :498-500
[5]   O-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条件的研究 [J].
陈鲁生 ;
李嘉霖 .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 (01) :43-44
[6]   三种多糖的光谱鉴定、化学改性及活性 [J].
郭振楚 ;
韩永生 ;
封惠侠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9, (01)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