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下非饱和结构性土的边界面模型

被引:18
作者
黄茂松 [1 ,2 ]
杨超 [1 ,3 ]
崔玉军 [4 ]
机构
[1]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 法国路桥大学CERMES试验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非饱和土力学; 损伤; 循环荷载; 边界面; 本构模型; 试验验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3 [土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基于结构体损伤概念和非饱和土力学,利用边界面塑性理论,提出了一个可以描述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力学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在BBM(Barcelona Basic Model)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土的持水曲线建立了常含水率下吸力与土体应力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通过屈服面的大小的改变来反映土体结构性的变化,建立了与累积塑性应变相关的损伤规律。同时,修正了常用边界面理论中映射准则,引入可移动映射中心的概念,将加载、卸载过程的映射准则进行统一,以反映循环荷载下土体产生的滞回特性。通过与相关文献以及本文的循环三轴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非饱和黄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天然结构性黏土的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 [J].
魏星 ;
黄茂松 .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08) :1224-1229
[2]   软土地铁运营隧道病害现状及成因分析 [J].
叶耀东 ;
朱合华 ;
王如路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 (01) :157-160+166
[3]   循环荷载作用下流变性软黏土的边界面模型 [J].
李兴照 ;
黄茂松 .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02) :249-254
[4]   循环荷载下黄土特性模拟 [J].
柴华友 ;
崔玉军 ;
卢应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3) :4272-4281
[5]   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 [J].
沈珠江 .
岩土工程学报, 1996, (01) :95-97
[6]  
A model of nonlinearly hardening materials for complex loading[J] . Y. F. Dafalias,E. P. Popov.Acta Mechanica . 197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