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36
作者
王秀明
张勇
奚蓉
刘香华
张玉环
机构
[1]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地理探测器;
D O I
10.16868/j.cnki.1674-6252.2019.03.10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为研究广东省快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1995年、2005年、2016年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以广东省为研究区,1995—2016年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整体呈S型曲线,经历了严重失调—中度协调—优质协调和城镇化滞后—相对平衡—生态环境滞后的过程。②以21个地级市为研究区,1995—2016年各地级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持续提高,属优质和良好协调型的区域以珠海、深圳为核心逐步向外围扩展,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③生态环保政策、土地开发强度是不同时期影响21个地级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共性因素。同时,2005年以前,产业结构及人口和GDP的快速增长是主要的影响因素;2005年以后,人口高度集聚、土地快速开发、科技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则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生态环境管治策略探析 [J].
刘冬 ;
徐梦佳 .
中国环境管理, 2018, 10 (05) :79-83
[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J].
刘巧婧 ;
王莉红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10) :4214-4222
[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研究综述 [J].
王柳元 ;
高素惠 ;
贺菊花 ;
丁绪辉 .
农学学报, 2018, 8 (02) :66-73
[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测度及实证研究 [J].
崔木花 ;
吴迪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 (05) :28-35
[5]   时空耦合视角下我国省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J].
刘传哲 ;
刘娜娜 ;
夏雨霏 .
生态经济, 2017, 33 (09) :130-136+187
[6]   地理探测器方法下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研究 [J].
吕晨 ;
蓝修婷 ;
孙威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8) :1385-1397
[7]   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特征与驱动机制 [J].
孙黄平 ;
黄震方 ;
徐冬冬 ;
施雪莹 ;
刘欢 ;
谭林胶 ;
葛军莲 .
经济地理, 2017, 37 (02) :163-170+186
[8]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 [J].
王劲峰 ;
徐成东 .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116-134
[9]   珠三角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 [J].
梅志雄 ;
李诗韵 ;
赵书芳 ;
陆军辉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8 (05) :74-81
[10]   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分析与预测 [J].
凌立文 ;
余平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4) :138-1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