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宁、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及制约因素调查

被引:36
作者
孔祥智
张小林
庞晓鹏
马九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新华社信息部
[3]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领导人; 农民; 劳动者; 有效百分比; 制约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 [农业合作形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一、基本假设和关键问题(一)基本假设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从长期来看,以农户为主体的基本经营制度不会改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也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因而,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程度和新技术应用水平,必须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而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国内外经验证明,要想使我国的合作经济组织真正发挥上述作用.必须解决下面两大关键问题:一是当前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认为,影响农民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