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评估——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24
作者
李涛 [1 ]
廖和平 [1 ,2 ]
潘卓 [3 ]
李靖 [1 ]
杨伟 [4 ]
潘美含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3] 西南大学人事处
[4]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开发利用效率; DEA; 主体功能区; 差异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9.021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构建与发展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保障空间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熵权法等方法,对2008—2012年重庆市各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进行了差异化评析,同时借助GIS软件平台绘制各个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在国土发展、农业、生态和保障空间开发利用处在不同的规模效益阶段,且"四维"国土空间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差异较大;2研究时段内,重庆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四维"综合效率平均值达0.737,但各区县差异明显,呈现非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3从分解效率对"四维"综合效率的贡献来看,农业和保障空间综合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提升的空间较大;4各区县应依据各自主体功能区开发战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构建差异化的国土空间优化方案和开发利用管控策略,最大限度提高投入产出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三生功能优化的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理论框架 [J].
马世发 ;
黄宏源 ;
蔡玉梅 ;
念沛豪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 27 (11) :31-34
[2]   基于熵值法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J].
刘丰有 ;
王沛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 (03) :11-14
[3]   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研究综述 [J].
念沛豪 ;
蔡玉梅 ;
马世发 ;
庄立 ;
张路路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1) :20-25
[4]   中国城市发展格局优化的科学基础与框架体系 [J].
方创琳 .
经济地理, 2013, 33 (12) :1-9
[5]   国土空间分区的概念与方法探讨 [J].
金贵 ;
王占岐 ;
姚小薇 ;
杨俊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5) :48-53
[6]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J].
樊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2) :193-206
[7]   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创新与应用实践 [J].
樊杰 ;
周侃 ;
陈东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1-8
[8]   长江流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J].
唐常春 ;
孙威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587-1598
[9]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 [J].
王向东 ;
刘卫东 .
经济地理, 2012, 32 (05) :7-15+29
[10]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 [J].
肖金成 ;
欧阳慧 .
经济学动态, 2012, (05)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