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语境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被引:12
作者
黄德明 [1 ]
卢卫彬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2] 海军陆战学院三战教研室
关键词
国际法; 语境; 十八大报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5.04.015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具有鲜明的实践旨趣和特定的国际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时代对国际法的新发展。在国际法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国际法的价值观相符合,体现为人本意识、合作意识和共进意识三个层次,以维护或推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其最高宗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国际法之“人类共同利益”原则 [J].
许健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5) :112-116+131
[2]   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现代意义 [J].
胡群英 .
甘肃理论学刊, 2010, (01) :73-76
[3]   关于法律和全球化研究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J].
朱景文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1) :103-108
[4]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J].
曾令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89-103+207
[5]   多重复合相互依赖与东亚大国关系 [J].
赵树森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 (04) :61-66
[6]   人的回归:个人国际法上地位之审视 [J].
何志鹏 .
法学评论, 2006, (03) :56-63
[7]  
国际关系史.[M].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M].(美)熊玠(JamesC.Hsiung)著;余逊达;张铁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  
致命的自负.[M].(英)F.A.哈耶克(F.A.Hayek)著;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现代法理学.[M].赵震江;付子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