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关系分析

被引:15
作者
张强英
招钜全
余咏文
机构
[1]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2]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3]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广东
[4] 广东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 继发性; 乳糖不耐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25 [];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用醋酸铅加氢氧化氨法检测粪乳糖 ,PH值 ,粪乳糖≥ ++、PH <5 .5 ,为乳糖不耐受症、将其分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 ,粪乳糖阴性为对照组。结果 :2 0 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粪乳糖≥ ++,PH <5 .5 ,138例 ,其中年龄≤ 6月 32例 ,≤ 1岁 6 8例 ,≤ 2岁 36例 ,≤ 3岁 2例。治疗I组和治疗Ⅱ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重 ,差异明显 (P <0 .0 1) ,治疗Ⅰ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治疗Ⅱ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 (P <0 .0 1)。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容易导致继发乳糖不耐受症 ,且年龄越小 ,越容易发生 ,去乳糖饮食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检测粪乳糖及PH ,及早发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儿乳糖不耐受临床探讨 [J].
王爱华 ;
张维东 ;
黄宝润 .
临床儿科杂志, 2000, (03) :154-156
[3]  
实用小儿腹泻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袁灵枝等编著, 1997
[4]  
实用小儿胃肠病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王继山,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