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川南嘉陵江组球-鲕粒灰岩近地表成岩作用
被引:2
作者
:
赵霞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赵霞飞
机构
:
[1]
成都地质学院
来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84年
/ 03期
关键词
:
嘉陵江组;
溶孔;
方解石胶结物;
鲕粒灰岩;
成岩作用;
地质作用;
近地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1975年,作者参加了川南泸州古隆起三叠系嘉陵江组微相和储集性的专题研究,对500多个岩心薄片和100余铸体薄片作了观察,发现嘉陵江组颗粒碳酸盐岩结构特殊、多样,成岩史复杂而有序,有些特征是国内、外文献中所未见的。作者当时提出过一个成岩作用和鲕溶孔发育模式,现将有关认识和分析作进一步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3+305 +305-3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碳酸盐沉积物及其成岩作用[M]. 科学出版社[英]罗宾·巴瑟斯特, 1977
←
1
→
共 1 条
[1]
碳酸盐沉积物及其成岩作用[M]. 科学出版社[英]罗宾·巴瑟斯特, 197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