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找法”:疑难案件的逆向裁判思维

被引:8
作者
罗发兴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以理找法”; 疑难案件; 逆向裁判思维; 正当性; 适用情形; 类型化解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以理找法"的逆向裁判思维有助于解决疑难案件中出现的裁判结果与常理相悖的问题。"以理找法"中的"理"需与民意、道德、行为准则的关系进行甄别。"以理找法"裁判思维的正当性在于,可以弥补立法的局限性,实现法律是常理的实定化这一诉求,以及法官是法律的解释者这一使命。"以理找法"的适用情形主要包括:法无明文或法律模糊,规范之间发生冲突,裁判背离常理;其类型有以刑议罪、以原则断案、以正当程序指引等三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司法过程的性质. 苏力译. 商务印书馆 . 2005
[2]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穗中法刑二重字第2号刑事判决书中国审判法律应用支持系统. .
[3]   法律发现理论的发展进路 兼论宋鱼水“辨法析理、胜败皆服”审判方法 [J].
孙海龙 ;
董倚铭 .
法律适用, 2006, (10) :17-21
[4]  
许霆案背后的司法悖论[N]. 王琳. &nbsp广州日报. 2007 (012)
[5]  
新堂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新堂幸司, 2008
[6]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罗斯科·庞德(RoscoePound)著, 2004
[7]  
法律的概念[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哈特(H.L.A.Hart)著, 1996
[8]  
许霆案类似司法考试真题题目答案为盗窃罪. http://news.sina.corn.cn/s/1/2008-01-15/063914744153.shtml .
[9]   以刑制罪的学理阐释 [J].
金泽刚 ;
颜毅 .
政治与法律, 2010, (07) :2-8
[10]   司法过程的性质 [J].
徐昕 .
清华法学, 2010, 4 (02) :9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