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转型的过程、原因及结果

被引:11
作者
丘海雄
许扬先
赵巍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G企业集团公司,中山大学
关键词
企业组织结构; 制度创新; 结构转型; 内在动力; 企业结构;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划小核算单位; 放权让利; 宏观经济体制; 厂内银行; 企业内部银行;
D O I
10.19934/j.cnki.shxyj.1997.02.010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反映在微观企业组织层面上的变化之一是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由U型向M型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包括组织分解(实行分厂制,划小核算单位,层层进行承包及将社会性资产重组为相对独立的部门等)和组织衍生(与其他非国有经济合资或合作组建混合性质的企业及在企业内增设新的功能性部门)。结构转型的内在动力源于宏观环境市场化的压力,政府“放权让利”的改革措施造成的推力和企业进行中观层次经济调节的功能需要。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的转型蕴含着制度创新,并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的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反映在微观企业组织层面上的变化之一是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由U型向M型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包括组织分解(实行分厂制,划小核算单位,层层进行承包及将社会性资产重组为相对独立的部门等)和组织衍生(与其他非国有经济合资或合作组建混合性质的企业及在企业内增设新的功能性部门)。结构转型的内在动力源于宏观环境市场化的压力,政府“放权让利”的改革措施造成的推力和企业进行中观层次经济调节的功能需要。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的转型蕴含着制度创新,并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的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制度、交易费用和M型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再认识 [J].
秦晓 .
改革, 1994, (06) :117-123
[2]  
社会理论的基础[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