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湿地与多年冻土的共生模式——以中国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为例

被引:20
作者
孙广友 [1 ]
金会军 [2 ]
于少鹏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哈尔滨学院
关键词
沼泽湿地; 多年冻土; 共生模式; 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8.04.009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以中国大、小兴安岭为例,在前期沼泽湿地与多年冻土共生机制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沼泽湿地与多年冻土的共生模式,并发现在不同尺度空间上,共生模式的主导特性并不相同:在大尺度空间上为"结构型共生模式";在中尺度空间上为"功能型共生模式";在小(微)尺度空间上为"过程型共生模式"。三者间,后者依次是前者的基础。微观过程型共生模式又分为3类:第一类为厚泥炭沼泽与稳定多年冻土的强共生模式,第二类为中厚泥炭沼泽与亚稳定多年冻土的中强度共生模式,第三类为薄(或无)泥炭沼泽与不稳定多年冻土的弱共生模式。沼泽湿地与多年冻土共生模式的构建,对揭示该共生体的形成演化规律具有理论价值,对冻土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的主导成因及分布模式 [J].
孙广友 ;
于少鹏 ;
王海霞 .
地理科学, 2007, (01) :68-74
[2]   从第七届国际湿地会议看全球湿地研究热点及进展 [J].
左平 ;
宋长春 ;
钦佩 ;
不详 .
湿地科学 , 2005, (01) :66-73
[3]   国际湿地科学研究进展和中国湿地科学研究优先领域与展望 [J].
杨永兴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508-514
[4]   试论沼泽与冻土的共生机理——以中国大小兴安岭地区为例 [J].
孙广友 .
冰川冻土, 2000, (04) :309-316
[5]   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 [J].
孙广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66-672
[6]   试论沼泽综合分类系统 [J].
孙广友 .
地理学报, 1998, (S1) :141-148
[7]   美国湿地研究进展 [J].
孙广友 .
地理科学, 1997, (01) :88-91
[8]   关于小兴安岭东段沼泽形成问题 [J].
尹怀宁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4, (02) :101-111
[9]   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森林沼泽类型及其演替 [J].
郎惠卿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1, (06) :470-477
[10]  
科学与中国.[M].路甬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