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下游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57
作者
丁访军 [1 ,2 ]
王兵 [1 ]
钟洪明 [3 ]
潘明亮 [4 ]
母永秋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2]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赤水市葫市楠竹林场
[4] 贵州大学
关键词
赤水河下游; 林分类型; 水源涵养; 土壤渗透性能;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3.049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对赤水河下游地区毛竹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枯落物累积量与持水量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差异明显,且土壤容重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土壤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杉木林(1.52 g/cm3)与马尾松林(1.54 g/cm3)平均土壤容重是毛竹林(1.18 g/cm3)的约1.3倍,土壤总孔隙度为:毛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非毛管孔隙度为:毛竹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枯落物持水量表现为杉木林(18.01 t/hm2)>马尾松林(14.04 t/hm2)>毛竹林(10.59 t/hm2);土壤平均最大蓄水量为:毛竹林(878.92 t/hm2)>马尾松林(652.80 t/hm2)>杉木林(643.18t/hm2),非毛管蓄水量为毛竹林(49.32 t/hm2)>杉木林(34.65 t/hm2)>马尾松(33.77 t/hm2),平均土壤稳渗速率为:毛竹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根据林地总贮水量的大小,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毛竹林(889.51 t/hm2)>马尾松林(666.84 t/hm2)>杉木林(661.19 t/hm2)。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3+231 +2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