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的转型:一项概念分析

被引:14
作者
凌胜利
机构
[1] 外交学院
关键词
联盟转型; 联盟指标; 美国亚太联盟; 北约; 楔子战略;
D O I
10.14015/j.cnki.1004-8049.2015.03.002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冷战结束后,军事联盟的弊端逐渐显现,"联盟无用论"、"联盟终结论"的观点不时出现。可现实是,军事联盟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联盟转型是联盟延续的重要原因。通过联盟转型,实现利益再协调、功能再设置、关系再调整和战略再协商,进而有可能使联盟在内外环境变更的情况下得以保持。冷战后,美国为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极力推动其在世界各地的联盟进行调整与转型。北约转型、美国亚太联盟调整、"志愿者联盟"不断兴起等是当前世界联盟大转型的典型代表,也为联盟转型研究提供了丰富案例。联盟转型加剧了中国周边安全的碎片化,中国可以在继续坚持结伴而不结盟战略的同时,适时采取楔子战略分化敌对联盟。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与中国的应对 [J].
周方银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11) :4-24+156
[2]  
冷战后美国亚太联盟的强化:趋势与问题.[J].凌胜利;.美国问题研究.2012, 02
[3]   北约成员对美防区外战争的反应 [J].
吴宇 .
国际政治科学, 2013, (02) :35-61+4
[4]   中国为什么不结盟? [J].
凌胜利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3, 30 (03) :20-33
[5]   美国强化亚太同盟体系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J].
唐永胜 .
现代国际关系, 2013, (04) :12-13
[6]   存在与遏制:解构战后美国主要军事同盟 [J].
岳西宽 .
经济研究导刊, 2013, (06) :259-261
[7]   美国亚太盟友三边化趋势 [J].
杨文静 .
国际资料信息, 2012, (09) :37-39
[8]   国际政治中的联合阵线 [J].
刘丰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 29 (05) :56-67
[9]   联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J].
周建仁 .
当代亚太, 2012, (03) :39-63
[10]   论新时期中国的准联盟外交 [J].
孙德刚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3) :57-8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