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污染河流底质迁移模式研究

被引:16
作者
林玉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汞浓度; 底质; 汞污染; 重金属污染; 底泥; 迁移模式; 蓟运河; 下游; 河段;
D O I
10.13671/j.hjkxxb.1985.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蓟运河下游汞污染底质迁移过程的研究表明:在水流作用下,底质的重新悬移在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过去七年中,由这一作用带入渤海的汞为16.6t.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学模式来描述这一过程.与实测数据对比,模式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误差为16.4%)和重现性.用模式预测出底质中汞浓度降至目前二分之一所需时间为9—10年.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蓟运河下游含汞底泥水力迁移作用的研究 [J].
林玉环 ;
康德梦 .
环境科学, 1984, (05) :25-29
[2]   蓟运河汞污染化学地理特征 [J].
章申 ;
唐以剑 ;
杨惟理 ;
饶莉丽 ;
冯福建 ;
屈翠辉 .
环境科学学报, 1981, (04) :349-362
[3]   连续化学浸提法测定底泥中不同形态汞的探讨 [J].
庞叔薇 ;
邱光葵 ;
孙景芳 .
环境科学学报, 1981, (03) :23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