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人”——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

被引:7
作者
李彦龙
机构
[1]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
经济人; 生态经济人; 生态文明; 建设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通过"经济人"与"生态经济人"对比来研究和探索生态经济的理性假设,认为"生态经济人"是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和生态理性的人,但不是一个生态主义者;"生态经济人"是一个具有利己、理性、最大化和"文明自利"的人,但不是一个经济主义者。除此之外,"生态经济人"在需要与动机、理性与非理性、目标与手段以及利益最大化与可持续性等属性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生态特色。从文明社会的演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来看,"生态经济人"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人,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 [J].
毛世英 ;
刘艳菊 .
社会主义研究, 2008, (04) :82-86
[2]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J].
李宏岳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7) :155-158
[3]   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 [J].
丁开杰 ;
刘英 ;
王勇兵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04) :19-27
[4]   论生态文明 [J].
李世东 ;
徐程扬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5
[6]   经济人与社会人 [J].
董建新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2, (03) :15-22+73
[7]   《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 [J].
朱绍文 .
经济研究, 1987, (07) :41-45
[8]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J]. 赵惊涛.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6 (10)
[9]  
环保工作要实现历史性转变[N]. 陈国裕,李玉梅.学习时报. 2006 (001)
[10]  
用科学发展观破解环境难题[N]. 赵永新,刘毅.人民日报. 2006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