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萜烯类挥发物释放规律与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关系

被引:25
作者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沈佐锐
金幼菊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IPMIST实验室
[3]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中心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油松; 萜烯; 挥发物;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5.02.015
中图分类号
S763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该研究以动态顶空采样法对油松叶部和树干基部分别进行活体采样 ,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探讨近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变化以及红脂大小蠹危害对其的影响 .通过对生长季 5— 9月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红脂大小蠹的寄主植物油松的挥发物的采集分析 ,明确了挥发物质的基本成分有 2 5种 .其中萜烯类成分占较高比重 ,主要为 3种成分 (S) (+) 3 蒈烯、(R) (- ) α 蒎烯和 (S) (- ) β 蒎烯 ,占萜烯类总量 96 %以上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 (+)柠檬烯、香叶烯、莰烯、对 1,4 二烯和水芹烯等成分 .分别进行了健康油松、受蠹害油松、不同胸径油松干部和叶部 ,以及白天不同时间段的萜烯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对比 ,为红脂大小蠹引诱剂研制以及利用引诱剂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强大小蠹的简要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J].
殷惠芬 .
动物分类学报, 2000, (01) :122+45-122+45
[2]   松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分析——辽宁不同地区的油松松针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J].
侯冬岩 ;
张维华 ;
回瑞华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3) :78-84
[3]   马尾松针叶中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及其对马尾松毛虫的触角电位反应 [J].
赵成华,伍德明,阎云花,李群 .
林业科学, 1995, (02) :125-131
[4]   油松针叶精油萜烯组成的研究(Ⅰ)─—油松针叶的萜烯组成及其与其它两针松的比较 [J].
金幼菊,吴京科,孙福,邓文红 ;
王洪举,孙文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 (03) :38-47
[5]   油松排放萜烯类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及排放速率的研究 [J].
李金龙,白郁华,胡建信,邵敏,张宝祥,夏羽,唐孝炎 .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03) :165-169
[6]   Attraction of Colorado potato beetle to herbivore-damaged plants during herbivory and after its termination [J].
Bolter, CJ ;
Dicke, M ;
vanLoon, JJA ;
Visser, JH ;
Posthumus, MA .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97, 23 (04) :100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