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磨溪构造嘉二段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

被引:20
作者
周彦 [1 ]
谭秀成 [1 ]
刘宏 [1 ]
杨金利 [2 ]
姚宴波 [2 ]
李俊良 [2 ]
钟华 [2 ]
林建平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磨溪构造; 嘉二段; 碳酸盐岩; 微观孔喉结构; 储层分类; 主成分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嘉二2B层的粉晶云岩储层和嘉二1亚段的泥晶—泥粉晶云岩储层是川中磨溪构造嘉二段气藏的主力产层,物性较好,且平面上分布稳定,但测试成果显示,其产能相差甚远。对储层岩石的镜下特征、毛细管压力特征以及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等方面进行的分析表明,这两套储层的微观孔喉结构差异较大,嘉二1亚段储层尽管孔隙度较高,但由于喉道细,连通性差,流体在其中的渗流能力因此明显下降。笔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出发,通过研究其内部结构,找出起主导作用的新变量,针对不同孔喉结构的储层分别建立不同的分类评价标准,从而更客观地反映储层对流体产出的贡献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磨溪气田嘉二段陆表海型台地内沉积微相研究 [J].
谭秀成 ;
邹娟 ;
李凌 ;
周彦 ;
罗冰 ;
刘宏 ;
姚宴波 ;
林建平 .
石油学报, 2008, (02) :219-225
[2]   低渗透含水气藏储层评价参数研究 [J].
杨正明 ;
姜汉桥 ;
朱光亚 ;
李树铁 ;
单文文 .
石油学报, 2008, (02) :252-255
[3]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 [J].
杨晓萍 ;
赵文智 ;
邹才能 ;
陈孟晋 ;
郭彦如 .
石油学报, 2007, (04) :57-61
[4]   运用灰色聚类方法确定储层非均质分布附视频 [J].
王志杰 ;
温长云 ;
冉雪梅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71-275
[5]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J].
杨正明 ;
张英芝 ;
郝明强 ;
刘先贵 ;
单文文 .
石油学报, 2006, (02) :64-67
[6]   模糊数学在长庆气田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J].
李中锋 ;
何顺利 .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55-57+197
[7]   储层综合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J].
孙洪志 ;
刘吉余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6) :8-10+89
[8]   中国油气储层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J].
罗平 ;
裘怿楠 ;
贾爱林 ;
王雪松 .
沉积学报, 2003, (01) :142-147
[9]   用Q型聚类分析与判别函数法进行储层评价——以冀东老爷庙油田庙28X1区块东一段为例 [J].
马立文 ;
窦齐丰 ;
彭仕宓 ;
王韶华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83-86
[10]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控制的定量评价——以和田河气田石炭系生物屑灰岩段为例 [J].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王媛 ;
刘效曾 .
地球学报, 2001, (05) :44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