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APD技术对东北地区白桦种源遗传变异的分析

被引:17
作者
姜静
杨传平
刘桂丰
刘玉喜
任旭琴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关键词
RAPD; 遗传变异; 白桦; 种源; 种源区划;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1.02.008
中图分类号
S792.15 [桦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白桦13个种源11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 析.通过14个随机引物扩增共检测到233个位点、各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明显.在20.17%~32.19%之 间.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是帽儿山种源和清源种源。最低的是绰尔种源。遗传变异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 白山3个区域间占23.88%,种源间遗传变异占27.99%,种源内个体问遗传变异占48.13%。根据种源间的遗传距 离。构建了白桦13个种源的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大兴安岭地区的白桦种源聚为一类.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 达山和长白山分布区的白桦种源聚为另一类。同时.根据地理气候因子和遗传距离对白桦13个种源进行了种源区 的划分.为种子调拨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白桦苗期种源试验的研究 [J].
姜静 ;
杨传平 ;
刘桂丰 ;
由香玲 ;
王玉成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6) :1-3
[2]   白桦不同种源种子形态特征及发芽率 [J].
刘桂丰 ;
杨传平 ;
刘关君 ;
杨瑞华 ;
孔红娃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4) :1-4
[3]   白桦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Ⅰ) [J].
陶静 ;
詹亚光 ;
姜静 ;
杨传平 ;
刘玉喜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5) :7-10
[4]   古代“太子莲”及现代红花中国莲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J].
邹喻苹 ;
蔡美琳 ;
王晓东 ;
徐本美 .
植物学报, 1998, (02) :74-79
[5]   利用RAPD标记和单株树大配子体构建马尾松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J].
尹佟明 ;
黄敏仁 ;
王明庥 ;
朱立煌 ;
翟文学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 (07) :607-612
[6]  
DNA fingerprinting of Populus trichocarpa clones using RAPD markers.[J].Vignir Sigurdsson;Kesara Anamthawat-Jónsson;Adalsteinn Sigurgeirsson.New Forests.1995, 3
[7]  
Allozyme; chloroplast DNA and RAPD markers for determining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ies alba and the relic population of Abies nebrodensis.[J].F. Vicario;G. G. Vendramin;P. Rossi;P. Liò;R. Giannini.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5, 7
[8]  
中国树木志.[M].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