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

被引:40
作者
周宁
机构
[1]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形象; 类型; 原型; 意识形态; 乌托邦;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1.05.004
中图分类号
G04 [比较文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跨文化形象学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理论分析在形象、类型、原型三个层次上展开。个别文本中的中国形象是直接分析的对象,但研究问题却是个别形象在总体形象类型中的程序化过程。类型是跨文化形象学的关键概念,是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的基本功能单位。原型表明形象谱系自身的继承与关联关系,是形象史中最基本的、超越个别文本与时代的、深入到集体无意识心理中的普遍可交流的领悟模式。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两种意义原型,为诠释西方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基本的意义模式,同时也对应着西方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过程。跨文化形象学最终落实在文化心理深处富于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原型上,关注作为西方现代性话语实践的中国形象中包含的知识与权力及其体现在现代性世界观念秩序中跨文化交流的话语霸权上。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中国形象原型,分别指向两种"东方主义"。而两种东方主义两极之间形成的张力,赋予西方文化扩张发展特有的活力。这才是我们在"文化自觉"大命题下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文化泡沫与国族焦虑——从《当中国统治世界》说起 [J].
乐钢 .
读书, 2010, (11) :36-43
[2]   地理想象与地缘政治:崛起与衰落的世界版图 [J].
乐钢 .
国外社会科学, 2010, (06) :27-35
[4]   汉学或“汉学主义” [J].
周宁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13
[5]   鸦片帝国:浪漫主义时代的一种东方想象 [J].
周宁 .
外国文学研究, 2003, (05) :88-95+173
[6]  
人文国际.[M].周宁; 盛嘉; 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7]  
当中国统治世界.[M].(美) 雅克; 著.中信出版社.2010,
[8]  
比较文学形象学.[M].孟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原始思维.[M].(法)列维-布留尔(Левц-Брюлъ)著;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