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及其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21
作者
姜洪涛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
关键词
苏锡常地区; 地面沉降; 土体结构; 弱透水层; 变形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面沉降是苏锡常地区当前面临的最大地质灾害问题。本区的地面沉降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时空上与 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二是其形成主要为含水砂层的压密和顶、底板粘性土层的固结。针对地面沉降的研究多从 其宏观力学特性、水土耦合和建模等方面着手,而对土体在沉降变形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研究不多,因而对土体在沉 降变形过程中的可逆和不可逆、非线性变形、弱透水层变形等的机理,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关 建议,主要包括:1)应系统地研究苏锡常地区第四纪土体各土层的细观和微观结构,弄清地面沉降区土体结构的演 化规律及其与抽、灌地下水、土体物性指标等之间的关系,建立土体沉降类型与土体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2)应对 第四纪土体中的弱透水层开展系统研究;3)应从土体结构的角度,深入研究土体在排水和回灌过程中的可逆和不 可逆变形。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地面沉降及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J].
薛禹群 ;
张云 ;
叶淑君 ;
李勤奋 .
第四纪研究, 2003, (06) :585-593
[2]   苏州市晚第四纪古地理与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J].
姜洪涛 ;
王富葆 ;
杨达源 .
地理科学, 2003, (01) :82-86
[3]   上海洪涝灾害的地面沉降因素及其长期影响 [J].
魏子新 ;
曾正强 .
上海地质, 2001, (02) :12-15
[4]   国际地面沉降研究综述 [J].
张阿根 ;
刘毅 ;
龚士良 .
上海地质, 2000, (04) :1-7
[5]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及潜在环境问题 [J].
李从先 ;
范代读 ;
张家强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3) :1-7
[6]   长江口南岸平原第四纪沉积与环境研究进展 [J].
王富葆 ;
曹琼英 ;
李弘 ;
李升峰 ;
莫群欢 ;
季良华 ;
庄永乐 .
第四纪研究, 1998, (04) :370-370
[7]   天津市地面沉降研究及综合治理 [J].
吴铁钧 ;
崔小东 ;
牛修俊 ;
陈文杰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8, (05) :21-24
[8]   上海地区第⑥层暗绿色硬土层成困的探讨 [J].
朱滋清 ;
王翔 .
上海地质, 1997, (03) :6-9
[9]   浦东新区“硬土层”的沉积物特征和成因 [J].
郑祥民 .
上海地质, 1996, (03) :7-12
[10]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 [J].
陈庆强,李从先 .
沉积学报, 1995, (S1) :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