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深水区第四纪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汝建
李保华
成鑫荣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2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关键词
多门类化石; 生物事件; 生物地层学; 第四纪; 南沙深水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根据南沙深水区17957和17959两柱状样多门类的生物事件研究,发现9个生物事件。其中放射虫事件6个,有孔虫事件2个,钙质超微化石事件1个。这些生物事件直接与氧同位素和古地磁资料对比所得的年龄,与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年龄均相对应。这是中国海深海区第四纪地层第一次多门类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将为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地层学基础。这两个柱状样沉积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为南海最低沉积速率区(1.0~19cm/103a).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海更新世的放射虫生物地层学 [J].
王汝建 ;
A.Abelman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2) :137-143
[2]   南海西北陆架的海相更新统下界 [J].
汪品先 ;
夏伦煜 ;
王律江 ;
成鑫荣 .
地质学报, 1991, (02) :176-187+203
[3]  
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业治铮, 1992
[4]   FREEZE-DRYING SIMPLIFIES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FOSSILS [J].
ABELMANN, A .
MICROPALEONTOLOGY, 1988, 34 (04) :361-361
[5]  
Late Pleistocene Evolution of the Collosphaerid Radiolarian Buccinosphaera invaginata Haeckel[J] . Micropaleontology . 1975 (1)
[6]  
Perliminiary Report on SONNE-95 Cruise “Monitor Mons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2 Reports Feol—Palaont Inst Univ Kiel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