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检验——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实证分析

被引:17
作者
陈晓峰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商学院
[2] 南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D O I
10.13509/j.cnki.ib.2014.02.00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构建了生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演进的VAR模型,基于长三角地区1986-2011年间产值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增强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其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产业内部的关联效应较弱;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两者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资源争夺效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生产性服务业对提高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为负。当发生短期波动时,会受到较大的反向调整力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稳定的状态,说明该区域产业结构有固化趋势。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促进长三角产业有效互动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杨仁发 ;
刘纯彬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1) :107-116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J].
陈建军 ;
陈菁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41-150
[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 [J].
高觉民 ;
李晓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51-160
[4]   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江静 ;
刘志彪 .
南方经济, 2009, (11) :36-44
[6]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4-21
[7]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J].
周振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4) :46-52
[8]  
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 中国物价出版社 , 李冠霖著, 2002
[9]  
THE GERMAN SERVICE GAP OR: RE‐ORGANISING THE MANUFACTURING––SERVICES PUZZLE[J] . BrigittePreissl.Metroeconomica .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