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与田间流行动态研究

被引:30
作者
刘保友
张伟
栾炳辉
王英姿
机构
[1]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大樱桃; 褐斑病; 病原菌; 田间流行动态;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12.04.004
中图分类号
S436.629 [其他核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目的】为有效防控大樱褐斑病,【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单胞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开展了樱桃褐斑病原菌、田间流行学和品种抗病性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明确了褐斑病病原菌为核果钉孢菌(Passalora circum-scissa)。田间流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6月下旬或7月初始见褐斑病发生,7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与降雨程度关系密切;7月下旬或8月初检测到褐斑病菌孢子,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孢子释放高峰期。不同大樱桃主栽品种褐斑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明确了烟台樱桃褐斑病初次防治关键期为6月中旬。【结论】研究结果为有针对性地田间防控大樱桃褐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34 / 6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樱桃物候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于月芹,王毅,迮福惠,谭波.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0(02)
[2]   樱桃褐斑穿孔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J].
张涛 ;
李婷 ;
郭鹏飞 ;
冯渊博 .
陕西农业科学, 2010, 56 (01) :157-158+169
[3]   25%金库水悬浮剂对苹果和大樱桃褐斑病的田间防效 [J].
王继秋 ;
张淑兰 ;
徐杰 ;
杨秀霞 .
烟台果树, 2010, (01) :21-22
[4]   烟台市大樱桃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及对策 [J].
阎立江 ;
荆亚玲 .
北方果树, 2006, (05) :37-39
[5]   世界樱桃育种进展 [J].
于亚军 ;
代汉萍 ;
李宝江 ;
陈丽君 .
果树学报, 2003, (02) :135-139
[6]   樱桃褐斑穿孔病调查研究 [J].
邵云华,李东军 .
山东林业科技, 1995, (03) :37-38
[7]   湖南张家界的丝孢菌——Ⅰ.假尾孢属(英文) [J].
郭英兰 ;
赵文霞 .
真菌学报, 1989, (02) :118-122
[8]  
植病研究方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编著, 1998
[9]   Cercosporoid hyphomycetes from New Caledonia and some other South Pacific islands [J].
Braun, U ;
Mouchacca, J ;
McKenzie, EHC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BOTANY, 1999, 37 (02) :29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