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的方法学探讨及模型综合评价

被引:5
作者
周厚广
鲍远程
陆建明
机构
[1]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常熟医院神经内科
[2] 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胺; 大鼠模型;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D O I
10.16636/j.cnki.jinn.2005.04.004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6-OHDA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制作成功率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取SD大鼠90只,将6-OHDA立体定向注射于左侧黑质区及中脑腹侧被盖,观察大鼠的行为、黑质抗氧化指标、线粒体呼吸链及黑质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①经阿朴吗啡诱导后共筛选出成功模型64只,成功率为71%;②模型大鼠黑质区ROS、MDA水平均明显升高,而GSH-Px活性则明显降低;③模型大鼠黑质区存在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④免疫组化发现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较对侧明显减少(P<0.001);⑤电镜观察发现模型大鼠黑质细胞同时存在凋亡、变性和坏死样改变。结论应用本方法可较快建立稳定的成功率较高的PD大鼠模型,该方法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干扰线粒体呼吸链功能、诱导凋亡甚至引发坏死等不同机制损毁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同PD的发病机制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周厚广 ;
陆建明 ;
鲍远程 ;
汪瀚 ;
张波 ;
陈怀珍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01) :8-11
[2]   6羟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研究 [J].
周国庆 ;
周考达 ;
李宁丽 ;
沈佰华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05) :269-271
[3]   大鼠帕金森氏病模型的建立 [J].
周明付,张华,吴金良,郭漳生,林玲,汤善钧,周祥庭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 (04) :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