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被引:20
作者
冯洪真
刘家润
施贵军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寒武系至下奥陶统; 湖北宜昌;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0.01.012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宜昌地区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的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进行测定 ,所得δ18O大于 - 10‰且与δ13C不相关 ,表明研究区碳酸盐样品基本上保存了碳、氧同位素的初始比值。δ18O在白云岩样品中呈现正漂移而在非白云岩样品中呈现负漂移 ,认为δ18O反映海水古盐度变化 ,即δ18O随着古盐度升高而增大 ;δ13C在缺氧沉积物中呈现负漂移 ,但负漂移的δ13C却不限于缺氧沉积物 ,推测δ13C可能反映古海洋的初级生产力 ,即δ13C随着初级生产力的提高而降低。研究还指出 ,由于Z值与δ13C密切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9) ,综合运用δ18O和δ13C的经典盐度公式不适用于研究区古盐度环境的重建。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上扬子区早古生代全岩Ce异常与海平面长缓变化 [J].
冯洪真 ;
Bernd-D.Erdtmann ;
王海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66-72
[2]   德国南部地区上侏罗统麻姆组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 [J].
黄文辉 ;
刘文中 ;
W.M.Bausch .
地球化学, 1999, (01) :97-102
[3]   云南永善肖滩早寒武世早期碳氧同位素记录 [J].
周传明 ;
张俊明 ;
李国祥 ;
虞子冶 .
地质科学, 1997, (02) :201-211
[4]   河北唐山赵各庄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J].
沈渭洲方一亭倪琦生林雨萍刘燕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3) :85-86+88-92
[5]  
扬子地台震旦纪海水碳同位素的变化[J]. 王宗哲,杨杰东,孙卫国.高校地质学报. 1996(01)
[6]   从氧、碳同位素组成看蓟县元古宙碳酸盐岩特征 [J].
赵震 .
沉积学报, 1995, (03) :46-53
[7]   碳稳定同位素在泥盆系-石炭系及弗拉阶-法门阶界线层远距离地层对比的应用 [J].
白顺良 ;
王大锐 ;
杨家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4) :497-505
[8]   华南五峰期笔石动物群的分异及缺氧环境 [J].
陈旭 ;
肖承协 ;
陈洪冶 .
古生物学报, 1987, (03) :326-338
[9]   宜昌奥陶纪的古环境演变 [J].
陈旭 ;
丘金玉 .
地层学杂志, 1986, (01) :1-15+79
[10]   碳酸盐岩中氧、碳稳定同位素与古盐度、古水温的关系 [J].
张秀莲 .
沉积学报, 1985, (04)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