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小型生物舱的新型供氧方法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向高,陈湄
机构
[1]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化学产氧系统,可回收卫星,生物舱,氧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D O I
10.16289/j.cnki.1002-0837.1996.05.016
中图分类号
R852.82 [航天舱内生命保障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2504 ;
摘要
由于昆虫和种子的呼吸代谢率很小,氧耗量少,所以在卫星搭载的小型生物舱内,用聚丙烯膜囊封裹超氧化钾以隔绝水汽,但二氧化碳能透入与之直接反应产氧,另用氢氧化俚吸收掉部分二氧化碳,以自动平衡氧分压的供氧方法,可保证密闭舱内的氧分压波动在±10%以内.实验证明,新的化学产氧方法是有效的,空间飞行实验也已确认这种生命保障体系对生命活动无不良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模拟舱中超氧化物供氧的医学观察 [J].
朱治平,徐国林,沈学夫,罗旭峰,汪清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5, (01) :32-36
[2]  
实用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M].叶大伦;胡建华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3]  
昆虫生物化学.[M].(美)罗克斯坦(Rockstein;M.)著;李绍文等译;.科学出版社.1988,
[4]  
发芽生理学.[M].[日]中山包 著.农业出版社.1988,
[5]  
实用化学手册.[M].张向宇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
[6]  
高等无机化学.[M].(英)R.B.赫斯洛普(R.B.Heslop);K.琼斯(K.Jones)著;华南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组等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