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高峰
夏哲智
水泉祥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杭州,杭州,杭州
来源:
关键词:
脑膜炎,细菌性;
一氧化氮;
地塞米松;
脑脊髓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观察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 应用Griess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2 3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NO代谢终产物———亚硝酸盐和NO前体———L 精氨酸的浓度 ,并将 3 1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结果 ( 1)治疗前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亚硝酸盐浓度 [( 10 76± 4 0 9)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 2 69± 1 2 0 )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 (t′=10 41,P <0 0 1) ;经治疗后 ,脑脊液亚硝酸盐浓度渐下降。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后 ,亚硝酸盐浓度 [( 3 0 0± 1 16) μmol/L]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t =1 2 4 ,P >0 0 5 )。 ( 2 ) 2 3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 ,14例单用抗生素治疗 ,其余 9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抗生素 +地塞米松治疗组脑脊液亚硝酸盐浓度 [( 5 92± 1 90 ) μmol/L]显著低于单用抗生素组 [( 8 86± 3 5 0 )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 (t=2 3 0 ,P <0 0 5 )。 ( 3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治疗前脑脊液L 精氨酸浓度 [( 12± 6) 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 [( 17± 8)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 (t=2 2 9,P <0 0 5 )。结论 NO参与了细菌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 ,而地塞米松能部分抑制NO的过度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