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0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湾口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被引:20
作者
刘子琳
蔡昱明
宁修仁
刘诚刚
朱根海
王小谷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
关键词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二氧化碳; 普里兹湾; 南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 [海洋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20 0 0年 1月 1 9日至 2 7日在 70°3 0′E- 75°3 0′E,6 2°S以南的南极普里兹湾近岸陆架区的陆隆向深海区设三条纵断面进行浮游生物现存量、真光层深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现场观测。并在冰间湖站 - 1 2进行连续昼夜观测。结果表明 ,观测海区叶绿素 a浓度高值位于近岸海湾、冰间湖和测区中部的陆坡区 ;陆坡中部站 - 6和 - 8,0 - 5 0 m的浅水层为叶绿素 a高值区 (2 .1 6- 5 .0 8μg/dm3 )。各测站平均叶绿素 a浓度 2 5 m次表层 (1 .49± 1 .6 1 μg/dm3 )高于表层 (1 .1 4±1 .1 9μg/dm3 ) ,5 0 m以下更深层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2 0 0 m层叶绿素 a浓度仅 0 .0 3±0 .0 2μg/dm3 。昼夜观测结果表明表层叶绿素 a浓度在南极夏季的午后出现最大值 ,晨间出现最小值 ;2 5 m以浅水层的叶绿素 a浓度明显高于深层水 ,与封冰消融冰藻的释放有关。测区真光层潜在初级生产力为 0 .76 - 1 2 .5 9mg C/(m3· h) ,平均值为 4.0 1± 4.0 7mg C/(m3· h) ;海湾和陆架区现场生产力均超过 1 .5 g C/(m2 · d) ,陆坡、深海区约 0 .5 g C/(m2 · d)。高生产力位于高生物量的近岸海湾、陆架冰间湖区。光合作用同化数在 0 .88- 3 .1 0 mg C/(mg Chla· h)。表层叶绿素a浓度与海水中溶解氧浓度呈紧密相关 (Y=0 .0 5 9X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西太平洋海-气二氧化碳分压差及其通量研究 [J].
王伟强 ;
黄宣宝 ;
张远辉 .
极地研究, 1998, (01) :80-85
[2]   海洋生物泵与全球变化 [J].
王荣 .
海洋科学, 1992, (01) :18-21
[3]  
中国海洋学文集 .2 刘子琳,史君贤,陈忠元,等.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