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1983—1985年三年间从中国19个省(区)收集的348份中国大豆样品的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此结果表明,大豆中脂肪酸含量在1%以上的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三年测定出的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14.9%、14.7%、14.5%,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85.0%、85.1%、85.4%。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较为稳定,而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且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油酸与亚油酸之间-0.93—-0.96;油酸与亚麻酸之间-0.72—-0.79;亚油酸与亚麻酸之间0.47—0.62,显著性水平均为0.01。同时,分析结果还表明,上述三种脂肪酸的含量明显受气温的影响,油酸与大豆开花鼓荚期平均气温间的相关系数为0.34—0.40;亚油酸为-0.23—-0.30;亚麻酸为-0.56—0.61,显著性水平<0.05。此外,本文根据中国大豆脂肪酸组成状况对大豆脂肪的利用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