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药理研究

被引:30
作者
陈维洲
董月丽
汪长根
丁光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关键词
药理研究; 静注; 小鼠; 小家鼠; 丹参酮Ⅱ; 存活时间; 丹参; 活血祛瘀药; 乳酸含量; 薄层层析; 磺酸钠;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79.05.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201)是丹参酮Ⅱ-A的新水溶性衍生物。临床试用中对冠心病心绞痛和胸闷的症状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本文进行了丹参201对小鼠缺氧、狗心脏血流动力作用和小鼠体内代谢的研究。 腹腔注射200 mg/kg,可显著的延长小鼠在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氧耗速度较对照组稍减慢;其死亡时余存氧含量亦较对照组为低(P<0.05)。小鼠缺氧达到氧含量为6%时,心脏和脑组织中乳酸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而给丹参201后半小时再进行缺氧实验,组织中乳酸含量不增加,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 麻醉狗,一次静脉推注20 mg/kg,出现轻度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和左心室作功量稍有增加,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不显著。 小鼠静注35S-丹参201后2分钟血中放射活性为75843 cpm/0.1 ml,90分钟已降至3785 cpm/0.1 ml。注后1小时,以肝、肺和肠中放射活性为高;肾、脾、心和胃次之。6和24小时均趋减少。肠内容物中的放射活性在不同时间内均占首位。胆囊中亦较多。24小时内尿和粪中排泄率分别为10.2%和32.0%;24~48小时内分别为4.5%和24.1%;48~72小时内分别为1.8%和19.6%。 经非放射性和放射性薄层层析及放射自显影证明,由尿中排出的代谢物,一个为丹参201的原型,另一个为代谢产物,其基本骨架与原型相似,看来是增加了某些极性基团。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3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