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红壤丘陵区非均匀地表能量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允芬
宋霞
刘琪璟
陈永瑞
沈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南京气象学院 北京
[3] 北京
[4] 江苏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能量平衡; 净辐射;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土壤热通量;
D O I
10.13990/j.issn1001-3679.2003.03.009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千烟洲站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非均匀下垫面能量通量各个组成部分的日变化进程。本站能量平衡在冬季以感热通量为主,从春季开始树木进入生长季,以潜热通量为主。测站净辐射最高值冬季可达474.8W·m-2,春季达723.1W·m-2。感热通量在冬季最大值达278.68W·m-2,春季达305.02W·m-2。潜热通量在冬季最大值123.84W·m-2,春季最高达402.04W·m-2。土壤热通量一般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5∶30,最低值则出现在清晨7∶00~8∶00。本站的能量平衡率一般在60%~98%。能量不闭合的原因初步认为有两个方面:①测定源的面积可能有误差;②忽略了水平对流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On the similarity in atmospheric fluctu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water vapor and temperature over vegetated fields[J] . Eiji Ohtaki.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