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变

被引:15
作者
陈代钊
陈其英
江茂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海相碳酸盐岩; 泥盆纪; 海平面变化;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P731.23 [潮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六景泥盆系碳酸盐岩碳同位索组成的系统分析表明:从落霍柯夫期到布拉格期海洋中的δ13C是逐渐变重。埃姆斯期明显变轻,艾菲尔期又开始变重,特别是基维特期有较明显的正向偏移,并继续向上变重,至弗拉斯期与法门期之交达到最大,尔后逐渐变轻,反映了泥盆纪海洋碳同位索组成的演变趋势。这和泥盆纪(二级)海平面的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反映海洋碳同位素组成与海平面变化及相关的气候和海洋、大气中CO2含量的成因联系。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附近δ13C的变化型式表明其间发生的生物绝灭事件是海平面升降和缺氧环境的周期性扩展等因素的累积效应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华南泥盆纪沉积演化及海水进退规程
    陈代钊,陈其英
    [J]. 地质科学, 1994, (03) : 246 - 255
  • [2] 中国海相泥盆系标准剖面:广西六景泥盆系剖面[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邝国敦等编著, 1989
  • [3] The carbon cycle — controls on atmospheric CO2 and climate in the geologic past. Arthur,M. A.,Berger,W. H.,Crowell,D. C. Climate in earth history . 1982
  • [4] 18 O/16 O and 13 C/12 C in Lower Paleozoic articulate brachiopods:Implications for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awater. Wadleigh,M.A,Veizer,J. Geochim.Cosmochim.Acata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