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的越权代表行为

被引:103
作者
朱广新
机构
[1] 中国法学杂志社
关键词
越权制度; 越权代表; 无权代理; 效力待定合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规范法人代表机关或代表人的越权代表行为上,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立法与学说显现了明确的趋同之势,《合同法》第50条顺应此种趋势确立了代表权对善意相对人不存在任何限制的规则。这一规则的理论基础不是权利外观理论,而是法人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区分理论。由于我国主流学说一直严格区分代表与代理,故第50条因未明确相对人恶意时越权代表应具何种效力,而留下规范漏洞。考虑到代表与代理在形式、效果归属上的高度相似性,可通过类推适用无权代理的规定来填补第50条的缺漏。在具体理解第50条时,法人应限缩解释为企业法人;超越权限亦包括超越经营范围的情形;知道不包括推定知道,应当知道以重大过失地不知予以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50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权利能力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J].
柳经纬 .
比较法研究, 2008, (01) :87-96
[2]   法人代表越权行为与表见代表制度 [J].
宋宗宇 ;
刘娜 .
社会科学家, 2007, (05) :110-114
[3]   越权代表行为的法律效力初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 [J].
曹嘉力 .
当代法学, 2002, (09) :40-42
[4]   表见代表及其适用——兼评《合同法》第50条 [J].
李建华 ;
许中缘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6) :75-82
[5]   董事越权代表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J].
张学文 .
中国法学, 2000, (03) :106-112
[6]  
法学经纬[M]. 法律出版社 , 王崇敏, 2010
[7]  
合同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崔建远, 2008
[8]  
商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赵旭东, 2007
[9]  
公司法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柯芳枝著, 2004
[10]  
民法总则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