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簇毛麦杂种幼胚无性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付杰
陈漱阳
张安静
机构
[1] 西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簇毛麦; 普通小麦; 幼胚; 杂种; 杂交种; 无性系; 无性繁殖系; 品系(育种); 植株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杂交十分困难,得到的植株很少。然而通过杂种幼胚无性系培养,不但能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而且利用愈伤组织能较长时间保存杂种种质。经过继代培养十个月共九代,由四个杂种幼胚的愈伤组织获得试管苗1957株,其中秋水仙碱处理1350株,成活1122株。套袋自交后获种子664粒,并获得自然授粉种子508粒。对幼胚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根尖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绝大多数染色体数目为2n=28,变异率分别为33.04%和12.90%。愈伤组织保存一年后,仍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幼苗分化率为85%。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77 +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将簇毛麦种质转移给小麦的研究 [J].
刘大钩 ;
陈佩度 ;
裴广铮 ;
王耀南 .
遗传学报, 1983, (02) :103-113+167
[2]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杂交的研究 [J].
陈漱阳 ;
高立贞 ;
刘麦焕 .
遗传学报, 1981, (04) :340-343
[3]   单倍体小麦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J].
白守信 ;
刘翠云 ;
张振刚 ;
周双娇 .
遗传学报, 1979, (02) :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