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造山带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成矿环境

被引:47
作者
王立全
侯增谦
莫宣学
汪明杰
徐强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金沙江造山带; 碰撞后伸展背景; 块状硫化物矿床; 上叠裂谷盆地; 形成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近年来对金沙江造山带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和岩石地球化学新资料的研究和典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的解剖,金沙江造山带的VHMS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海相弧火山岩和晚三叠世裂谷盆地海相火山岩中,构成西南三江地区一条重要的多金属块状硫化物成矿带。成矿带内晚三叠世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下形成的上叠裂谷盆地是其VHMS成矿作用的主体,盆地中火山活动从早期的双峰式火山岩演变为晚期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孤火山岩有明显的区别,反映其形成于伸展背景。伸展盆地的早期阶段,在双峰火山岩组合的高钾流纹质火山岩系中产出鲁春式VHMS矿床,具有Zn-Cu-Pb-Ag金属组合特征,形成于深水环境;伸展盆地的晚期阶段,在中酸性火山岩系与上覆碳酸盐岩接触带中产出赵卡隆式VHMS矿床,具有Ag-Fe-Pb-Zn金属组合特征,形成于浅水环境;盆地的末期阶段,在滨浅海相磨拉石碎屑岩中产出里仁卡式石膏矿床。金沙江造山带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下VHMS成矿作用的研究,对于造山带中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5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云南德钦鲁春-红坡牛场上叠裂谷盆地演化 [J].
王立全 ;
李定谋 ;
管士平 ;
须同瑞 .
矿物岩石, 2001, (03) :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