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与“两型社会”及“两型农业”

被引:5
作者
马德富
刘秀清
机构
[1]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农业; 两型社会; 两型农业;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0665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是选择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是选择在中部传统农业大省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域。这足以显示农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走"两型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必要性。为此,推动"两型农业"建设的路径选择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户发展"两型农业"的能力;因地制宜选择具有"两型"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建设"两型农业"的合力;建立和完善"两型农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使"两型农业"建设有标准可循;探索建立促进"两型农业"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让农民"有利可图";大力推动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实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调控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1+114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武汉城市圈与“两型”农业.[M].陈柏槐;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资源约束、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M].余江; 著.人民出版社.2008,
[3]   论节约型农业 [J].
刘学敏 ;
敖华 ;
王玉海 ;
郝春 .
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2) :13-17
[4]   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初探 [J].
蒋莉 .
新疆农垦经济, 2006, (08) :1-3
[5]   关于加快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 [J].
王锋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3) :287-28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