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土地供给的视角

被引:82
作者
赵扶扬 [1 ]
陈斌开 [1 ]
刘守英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经济发展模式; 外部冲击; 土地供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3306 ; 0903 ; 1204 ; 120401 ;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外需萎缩和工业增加值减速的背景下,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而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价格高企、地方政府债务攀升等现象相伴而生。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土地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机制,强调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关键性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转变是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渠道,外部冲击导致以"招商引资"为基础的"土地财政"模式难以持续,地方政府逐步转向以"基建投资"为依托的"土地金融"模式,其代价是房价高企和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攀升。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放松地方政府举债约束和刺激房地产市场等宏观调控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放大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解释了金融危机后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价格高企、地方政府债务攀升和经济增长率温和下滑等一系列宏观重大现象,为理解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重大战略举措,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地方政府激励机制是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再认识——基于融资平台公司的精准界定和金融势能的视角 [J].
徐军伟 ;
毛捷 ;
管星华 .
管理世界, 2020, 36 (09) :37-59
[3]   外部冲击、土地财政与宏观政策困境 [J].
梅冬州 ;
温兴春 .
经济研究, 2020, 55 (05) :66-82
[4]   财政分权与经济结构失衡 [J].
王文甫 ;
王召卿 ;
郭柃沂 .
经济研究, 2020, 55 (05) :49-65
[5]   通货膨胀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与社会福利损失 [J].
严成樑 .
世界经济, 2020, 43 (02) :49-73
[6]   用地管控、财政收益与土地出让:央地用地治理探究 [J].
汪冲 .
经济研究, 2019, 54 (12) :54-69
[7]   理解央地财政博弈的新视角——来自地方债发还方式改革的证据 [J].
吕炜 ;
周佳音 ;
陆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10) :134-159+206
[8]   地方公共债务增长的制度基础——兼顾财政和金融的视角 [J].
毛捷 ;
刘潘 ;
吕冰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9) :45-67+205
[9]   土地财政还是土地金融?——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 [J].
余靖雯 ;
王敏 ;
郭凯明 .
经济科学, 2019, (01) :69-81
[10]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现实基础——制度变迁、统计方法与重要事实 [J].
毛捷 ;
徐军伟 .
财政研究, 2019, (01)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