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陆边缘早侏罗世火成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70
作者
邢光福
杨祝良
毛建仁
舒良树
沈加林
孙强辉
陈荣
陶奎元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 广东地勘局七二三地质大队
关键词
构造域转换; 火成岩; 早侏罗世; 东南大陆边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南大陆边缘早侏罗世火成岩主要呈双峰式火山岩、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及A型花岗岩等形态产出。本文运用岩石学探针技术,通过早侏罗世火成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并与晚中生代火成岩作对比,提出早侏罗世火成岩的形成与南岭东段近EW向张性断裂活动有关,标志着印支挤压造山的结束;之后东南大陆进入晚中生代NE向活动大陆边缘俯冲造山阶段,经历了挤压造山—剪切拉张过程,并在晚白垩世末期进入又一轮后造山拉张裂解阶段,即中生代时东南大陆边缘经历了早中生代(三叠纪—早侏罗世)和晚中生代(中侏罗世—晚白垩世)两期造山事件,其中早侏罗世的区域拉张作用是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前奏,构造域转换可能始于中侏罗世(165Ma)。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南岭燕山早期后造山花岗岩类:岩石学制约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陈培荣
    华仁民
    章邦桐
    陆建军
    范春方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 279 - 289
  • [2] 粤东白云嶂火山喷发盆地碱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划分
    张宗胜
    洪裕荣
    许汉森
    [J].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4) : 351 - 358
  • [3] 试论浙江建德群和磨石山群时代
    汪庆华
    [J].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 (03) : 163 - 169
  • [4] 广东梅州早侏罗世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研究
    邢光福
    杨祝良
    孙强辉
    沈加林
    陶奎元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3) : 172 - 175
  • [5]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Ⅱ .微量元素和Sr- Nd同位素地球化学
    李献华
    周汉文
    刘颖
    李寄嵎
    陈正宏
    于津生
    桂训唐
    [J]. 地球化学, 2001, (01) : 57 - 65
  • [6] 国际地层表说明
    J.瑞曼
    金玉玕
    王向东
    王玥
    [J]. 地层学杂志, 2000, (S1) : 321 - 340
  • [7] 赣南—粤北晚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和时代讨论
    巫建华
    周维勋
    章邦桐
    [J]. 地质论评, 2000, (04) : 362 - 370
  • [8] 赣南白面石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的Rb-Sr和Sm-Nd同位素特征
    孔兴功
    陈培荣
    章邦桐
    [J]. 地质论评, 2000, (02) : 186 - 189
  • [9]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时代厘定和问题讨论——兼评Lapierre等关于浙江中生代火山活动时代的论述
    陶奎元
    邢光福
    杨祝良
    毛建仁
    赵宇
    许乃政
    [J]. 地质论评, 2000, (01) : 14 - 21
  • [10] 浙东早白垩世复合岩流和岩墙中蕴含的壳幔作用信息
    陈荣
    周金城
    [J].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 784 - 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