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沟谷地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18
作者
张健 [1 ]
刘国彬 [1 ]
许明祥 [1 ]
王兵 [1 ]
王翼龙 [1 ]
齐智军 [2 ]
机构
[1]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沟谷地; 植被恢复; 群落; 群落相似性; 黄土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黄土丘陵区2个不同沟向沟谷地植被群落特征进行样方调查,统计分析沟谷地植物物种频度和植物种群相似系数。调查共记录植物81种,隶属31个科,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物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19.75%、16.05%和14.81%;封禁20年左右的沟谷地植被演替表现出良性演替的趋势;目前该沟谷地植物群落生活型中草本植物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多年生草本,而灌乔生活型植物也已占有重要地位。灌乔木树种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沟谷地植被分布的斑块格局较为突出,不同沟向沟谷地的灌乔植物种的重要值构成格局存在一定差异,南北沟向较西东沟向分配均匀;沟向不同,沟谷地所形成的植被种群相似性具有一定差异,主要是由于受到一些伴生种和罕见种的影响。此研究对掌握该地形植被演替方向,明确植被恢复任务和目标具有一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植物根系固坡抗蚀的效应与机理研究进展
    熊燕梅
    夏汉平
    李志安
    蔡锡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 895 - 904
  • [2] 黄土高原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关键技术
    张慧芳
    [J]. 山西科技, 2007, (02) : 139 - 140
  • [3] 浅层滑坡生物治理中的乔木根系抗拉实验研究
    杨永红
    刘淑珍
    王成华
    肖清华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1) : 138 - 140
  • [4]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与演替过程研究
    程积民
    万惠娥
    胡相明
    [J]. 草地学报, 2005, (04) : 324 - 327+333
  • [5]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若干科学问题
    刘国彬
    杨勤科
    陈云明
    张文辉
    许明祥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6) : 128 - 132
  • [6] 西部地区生态退耕的“效益问题”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刘黎明
    李蕾
    赖敏
    [J]. 生态环境, 2005, (05) : 794 - 797
  • [7] 坡面草被覆盖对坡沟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李勉
    姚文艺
    陈江南
    丁文峰
    杨剑锋
    李莉
    杨春霞
    [J]. 地理学报, 2005, (05) : 725 - 732
  • [8] 黄土高原弃耕地不同地形下植物群落演替初期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景福军
    张德罡
    尚占环
    曾昭霞
    刘孝利
    [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 233 - 238
  • [9]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林草布局的关系
    胡良军
    邵明安
    杨文治
    [J]. 草业学报, 2004, (06) : 14 - 20
  • [10] 黄土丘陵小流域沟坡水热条件及其生态修复初探
    黄奕龙
    陈利顶
    傅伯杰
    黄志霖
    巩杰
    吴祥林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 183 -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