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汇计量

被引:8
作者
冷清波
周早弘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汇计量方法; 东江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7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阐述森林碳汇概念及碳汇计量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biomass method)对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总碳储量为45.11×106 tC,其中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9.17×106 tC、森林植被枯落物层碳储量为0.94×106 tC、森林土壤层碳储量为35.0×106 tC。运用蓄积、面积估算结果是:总碳储量为40.89×106 tC,其中林分生物量碳储量4.13×106 tC,竹林生物量碳储量0.21×106 tC,经济林碳储量0.61×106 tC,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不变。最后得出东江源区森林系统总碳储量值43×106 tC,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交易潜在价值约合28亿美元。以此,提出了建立东江源区绿色基金会的构想。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低碳经济时代下的森林碳汇问题研究 [J].
黄彦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03) :260-268
[2]   东江源区基于供给成本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J].
史晓燕 ;
胡小华 ;
邹新 ;
林美芳 ;
陈建勇 .
水资源保护, 2012, 28 (02) :77-81
[3]   加快发展我国森林碳汇经济的对策研究 [J].
邵立民 ;
邵晨阳 .
北方经贸, 2012, (02) :2-3
[4]   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例 [J].
孔凡斌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299-305
[5]   过去50年中国竹林碳储量变化 [J].
陈先刚 ;
张一平 ;
张小全 ;
郭颖 .
生态学报, 2008, (11) :5218-5227
[6]   简论国际碳和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 [J].
李怒云 ;
王春峰 ;
陈叙图 .
中国发展, 2008, (03) :9-12
[7]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构建初探 [J].
邱威 ;
姜志德 .
世界林业研究, 2008, (03) :54-57
[8]   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J].
胡小华 ;
方红亚 ;
刘足根 ;
陈小兰 .
环境保护, 2008, (02) :39-43
[9]   森林碳汇研究的计量方法及研究现状综述 [J].
赵林 ;
殷鸣放 ;
陈晓非 ;
王大奇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01) :59-63
[10]   江西省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J].
王兵 ;
魏文俊 .
江西科学, 2007, (06) :68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