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天生桥纵向分层旅游开发方式——以重庆黔江蒲花天生桥群为例

被引:9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纵向分层旅游开发方式; 岩溶天生桥; 蒲花天生桥群; 重庆黔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按发育岩性(可溶岩和非可溶岩),发育规模(如桥高、拱高、跨度等),桥下河谷的发育特征(常年性、季节性河流和干谷),及发育成因(地表和地下),提出天生桥的4大分类方案,简要介绍和概括了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典型岩溶天生桥的类型、分布格局、发育规模及景观组合和对比特征。然后以重庆黔江蒲花天生桥群为例,初步分析和探讨了它的形成与演化,系统分析和评价了它的资源系统,通过与黔江区、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及国内其它相似景区的对比,概括其资源特色为"一河两桥三窗",并结合其市场条件,将旅游开发主题定格为"桥下游暗河,桥上走天桥,上游漂激流",提出"一心二带一区三环"的功能布局,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开发思路,划分出主导、重要和配套3个层次的旅游产品项目,构建连通桥上桥下的三大游览环线,设计出"河-人-桥"三位一体的灯光效果。最后,通过对中国典型岩溶天生桥旅游开发方式的概括、对比和分析,提出岩溶天生桥纵向分层旅游开发方式,并概括出3大分层方式:(1")桥下观光,桥上保护"式;(2)"桥下桥上观光"式;(3)"桥下保护,桥上观光"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1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广西乐业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景机制及模式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黄保健 .
地理学报, 2010, 65 (05) :580-594
[2]   地质公园发展与管理 [J].
赵逊 ;
赵汀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01-308
[3]   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 [J].
赵汀 ;
赵逊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09-324
[4]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黄保健 ;
覃建雄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8, 28 (04) :473-483
[5]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特征与演化 [J].
陈伟海 ;
朱德浩 ;
朱学稳 ;
黄保健 .
中国岩溶 , 2006, (S1) :99-105
[6]   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 [J].
王苇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 (10) :14-14
[7]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旅游资源研究 [J].
黄保健 ;
蔡五田 ;
薛跃规 ;
朱学稳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01) :109-112
[8]   白石乡大型天生桥群 [J].
韦海洲 .
中国岩溶, 2002, (01) :62-62
[9]   世界之最——高屯天生桥 [J].
冯继 .
自然杂志, 1992, (06) :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