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北地区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9
作者
龚仙玉 [1 ]
梁列夫 [2 ]
杨粤红 [3 ]
杨少英 [4 ]
机构
[1] 连南县气象局
[2] 连州市气象局
[3] 阳山县气象局
[4] 连山县气象局
关键词
气候学; 太阳辐射; 时空分布特征; 粤西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连南、连州、连山、阳山4个气象观测站1970~2009年的日照资料,采用杜尧东等人研究出的计算公式Q=Q0(a+bs),计算分析了粤西北地区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粤西北地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3 873.75 MJ.m-2,最大区域在阳山为4 031.00 MJ.m-2,最小区域在连山为3 768.01 MJ.m-2。太阳辐射量自北向南和自西向东逐渐增多;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连山的年际变化最大,阳山的年际变化最小。1970~2009年总体上是减少→增多的变化过程,粤西北地区年太阳辐射普遍存在17年周期和3~4年周期;月平均太阳辐射量呈单峰型,在7月份达到峰值,2月份达到最低值。太阳辐射年际变动大的月份主要在3月,年际变动小的月份主要在9月。夏季有全年最大的太阳辐射,其次是秋季,春季有最小的太阳辐射;春季太阳辐射量存在28~30年周期(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夏季太阳辐射量存在18~25年周期,秋季太阳辐射量存在4~6年周期,冬季则存在明显2~3年周期。4季太阳辐射最大区域均在阳山,而春、秋、冬3季最小区域均在连州,夏季最小区域在连山。4季太阳辐射量均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总太阳辐射特征、趋势变化和分区.[A].杨军;顾骏强;施能;.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2006,
[2]   亚运会期间广州同期历史气候特点及高影响天气 [J].
吕勇平 .
广东气象, 2010, 32 (04) :4-5+9
[3]   以BSRN标准为核心的太阳辐射观测平台设计 [J].
刘爱明 ;
莫静华 ;
庄红波 .
广东气象, 2010, 32 (03) :73-75
[4]   1960~2008年广东省不同区域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J].
黄珍珠 ;
蔡玲玲 ;
秦鹏 ;
罗晓玲 .
广东气象, 2009, 31 (06) :23-25
[5]   基于DZZ1-2自动气象站太阳辐射观测系统设计 [J].
李源鸿 ;
林金田 ;
黄飞龙 ;
郑学文 .
广东气象, 2009, 31 (04) :69+67-69
[6]   湛江市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观测及分析 [J].
范伶俐 ;
张羽 ;
周怀博 .
广东气象, 2009, 31 (03) :40-42
[7]   粤东地区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气候分析 [J].
丁丽佳 ;
林巧美 .
气象科技, 2008, (04) :491-494
[8]   湛江太阳能资源与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气候评价 [J].
梁冰 ;
黄晓梅 .
广东气象, 2006, (01) :54-56
[9]   广东省倾斜面上太阳辐射总量的气候学计算 [J].
毛慧琴 ;
杜尧东 ;
刘爱君 .
广东气象, 2003, (04) :14-17
[10]   广东省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J].
杜尧东 ;
毛慧琴 ;
刘爱君 ;
潘蔚娟 .
资源科学, 2003, (06)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