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剥蚀山地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探讨——以天山阿拉沟典型地段为例

被引:4
作者
穆桂金
杨发相
吉力力·阿布都万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
[3] 乌鲁木齐
[4] 乌鲁木齐
关键词
干燥山地; 泥石流; 防治措施;
D O I
10.13866/j.azr.1993.03.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燥剥蚀山地常为暴雨泥石流的多发地段,泥石流对交通、通讯、水利、电力及其他管线设施产生频繁灾害,该地带多不具有对泥石流进行生物或系统工程治理的有利条件,属泥石流灾害治理的特殊地段。但小流域中阵性降水动力形成的泥石流规模和危害力量都有限。因此,应以灾害总治理为目标,以具体工程设施为保护对象。科学地设置畅通排导及减弱泥石流动量的小型工程,则能达到较少的投入并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天山阿拉沟泥石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J].
乔木 .
干旱区地理, 1991, (S1) :37-42
[2]   天山阿拉沟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因素评价 [J].
仇家琪 ;
孙希华 ;
吉力力 .
干旱区地理, 1991, (S1) :6-14
[3]   天山阿拉沟泥石流沟危险度的划分研究 [J].
杨发相 ;
穆桂金 ;
陈亚宁 ;
乔木 ;
李卫红 ;
韩丹 .
干旱区地理, 1991, (S1) :90-99
[4]   新疆的泥石流及其灾害 [J].
穆桂金 ;
赵新宇 .
干旱区研究, 1991, (01) :49-51
[5]  
泥石流地区公路工程[M]. 人民交通出版社 ,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