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

被引:57
作者
栗振宇 [1 ]
彭爌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2]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角色社会化; 角色认同; 心理距离; 价值实现度;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07.09.012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作为国家宏观政策鼓励下的结果,大学生"村官"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中一个独特的群体。身份和生活世界的巨大变化是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如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角色身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角色社会化"过程。本文以在两个专业网站上收集到的28份大学生"村官"的自述作为研究材料,通过自我身份认同、和农民的心理距离、价值实现度三个向度,来探讨他们在这种强烈反差下的"角色社会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选派“大学生村官”的做法和启示 [J].
薛新生 .
领导科学, 2006, (09) :36-37
[2]   “接力工程”缘何成了“半拉子工程”——江苏省海安县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追踪调查 [J].
胡建兵 ;
吴雪琪 .
小城镇建设, 2002, (07) :98-99
[3]  
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英)齐尔格特·鲍曼著;高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