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砾石粒径变化对气候和构造演化的响应

被引:15
作者
傅开道 [1 ]
方小敏 [2 ]
高军平 [1 ]
韩文霞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酒西盆地; 砾石粒径;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周边广泛分布的晚新生代砾岩是高原强烈隆升的产物,但也可能仅仅是气候变化造成.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代表性砾岩,酒西盆地老君庙剖面上部酒泉砾石层和戈壁砾石层进行详细的砾石粒径变化研究,发现约0.8Ma以来酒泉、戈壁砾石层砾石粒径不仅具有明显的变粗趋势,而且还发育了9个显著的粗细变化旋回,并且可与黄土-古土壤和深海氧同位素气候旋回进行良好对比,粗、细砾石层分别对应于季风气候的暖湿和干冷时期,具有显著的大约10万年和4.1万年周期.由于我国西北第四纪晚期的气候是持续变干,因此,初步认为酒泉-戈壁砾石层中砾石粒径的持续变粗反映了高原第四纪晚期持续强烈的构造隆升,而其中的旋回是对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变化的响应,后者叠加于前者之上,从而为高原周边砾岩层主要是高原强烈隆升的产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祁连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J].
方小敏 ;
赵志军 ;
李吉均 ;
颜茂都 ;
潘保田 ;
宋春晖 ;
戴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97-106
[2]   酒西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早期植被与气候变化 [J].
马玉贞 ;
方小敏 ;
李吉均 ;
吴福莉 ;
张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07-116
[3]   成都盆地新生代大邑砾岩的沉积特征附视频 [J].
王凤林 ;
李勇 ;
李永昭 ;
王谋 ;
张玉修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39-146
[4]   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13Ma以来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 [J].
宋春晖 ;
方小敏 ;
李吉均 ;
高军平 ;
赵志军 ;
范马洁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S1) :155-162
[5]   酒西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ESR年代 [J].
史正涛 ;
业渝光 ;
赵志军 ;
方小敏 ;
李吉均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S1) :163-168
[6]   祁连山区中西段沉积物粒径和青藏高原隆升关系模型 [J].
傅开道 ;
高军平 ;
方小敏 ;
李吉均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S1) :169-174
[7]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潘保田 ;
赵志军 ;
宋友桂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81-391
[8]   酒泉砾石层的古地磁年代与青藏高原隆升 [J].
赵志军 ;
方小敏 ;
潘保田 ;
史正涛 ;
颜茂都 .
科学通报, 2001, (14) :1208-1212
[9]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10]   祁连山西段酒西盆地区阶地构造变形的研究 [J].
陈杰 ;
卢演俦 ;
丁国瑜 .
西北地震学报, 1998, (01) :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