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人类命运的伦理忧思——以《人类还有未来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5
作者
毕亚琴 [1 ,2 ]
戴兆国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AI时代; 人类命运; 伦理忧思; 《人类还有未来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人类还有未来吗》是一部AI时代有关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之作。AI时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是以人的“身体自然”为对象,这将会人为地创造出未来的“新人”而替代现在自然进化的“智人”。这将给人类命运带来巨大的伦理危机,更甚者将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从而使人类及其文明存在覆灭的危险。人类还有未来吗?回答这一人类命运的忧思之问,需要人类葆有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注重内在精神文明的发展,平衡飞速发展的控物能力和相对衰落的自控能力,方有未来。此外,人类还需要立足于底线思维和底线伦理,以预防性的伦理与法律规范的设想来防止科技“趋恶”。唯有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让科技回归“价值理性”,使其有所为、有所不为,科技方能真正服务于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类方能长久存续并“诗意地栖居”于这个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智能时代“人机关系”辩证——马克思“人与机器”思想的当代回响 [J].
李琼琼 ;
李振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1, (01) :71-79+108
[2]   在人性的范围内——有关科技与人文的一些思考 [J].
何怀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1) :1-10+169
[3]   人工智能可以成为道德大师吗 [J].
夏永红 .
道德与文明, 2021, (01) :106-117
[4]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解放的四维解析 [J].
张自永 ;
吴宏洛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38 (06) :118-124
[5]   从“代理”到“替代”的技术与正在“过时”的人类? [J].
李河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10) :116-140+207
[6]   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的劳动解放与社会解放的意义 [J].
林剑 .
人文杂志, 2019, (11) :19-24
[7]   从“用具”到“技术”——海德格尔此在的敞开与遮蔽思想流变解读 [J].
宋洁 ;
王伯鲁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1) :171-176
[8]  
人类还有未来吗.[M].何怀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9]  
情感机器人.[M].仇德辉.台海出版社.2018,
[10]  
海德格尔文集.[M].海格尔.商务印书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