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转型发展格局与驱动机制的区域性分析

被引:60
作者
王艳飞 [1 ,2 ]
刘彦随 [1 ,3 ]
李玉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乡村转型发展; 驱动机制; 地理加权回归; 区域分析;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5.01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统计和地理加权回归对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区域性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区域,低值区集中在西南部地区。2000—2010年,区域间乡村转型发展相对差异减小,但空间差异格局固化。2乡村转型发展受自然因素、区位条件、经济及社会变化的综合影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投资带动是主要驱动力,耕地资源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制约性不显著。3经济社会因素对乡村转型发展的作用强度存在区域差异,工业化、城镇化对东部地区乡村转型发展推动作用高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对平原地区和西北部畜牧区乡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4应根据乡村发展基础和转型态势,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措施和政策,改善区际协同环境及完善城乡互动机制,尤其提升中西部乡村地区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区域响应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Analysi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the turn of the new millennium [J].
Long, Hualou ;
Zou, Jian ;
Pykett, Jessica ;
Li, Yurui .
APPLIED GEOGRAPHY, 2011, 31 (03) :1094-1105
[12]  
Drivers of afforestation in Northern Vietnam: Assessing local variations using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J] . Floriane Clement,Didier Orange,Meredith Williams,Corinne Mulley,Michael Epprecht.Applied Geography . 2009 (4)
[13]  
Spatially vary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s in the Greater Beijing Area: a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investigation[J] . Dan-Lin Yu.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6 (1)
[14]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regions of advanced countries: an overview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ories[J] . Ida J Terluin.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2003 (3)
[15]   Networks - 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
Murdoch, J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 (04) :407-419
[16]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刘彦随 ;
龙花楼 ;
张小林 ;
乔家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12) :1498-1505
[17]   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及其政策影响分析 [J].
鲁莎莎 ;
刘彦随 ;
关兴良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483-488
[18]   中国分县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J].
封志明 ;
张丹 ;
杨艳昭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51 (01) :146-151+160
[19]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J].
冯根福 ;
刘志勇 ;
蒋文定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2) :1-10+124
[20]   苏南地区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以苏州市为例 [J].
陈玉福 ;
刘彦随 ;
龙花楼 ;
王介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1)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