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方法

被引:9
作者
王彦坤
机构
[1] 暨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训诂; 训诂方法; 释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历代词义训诂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9种,即:故训觅义,据形索义,因声求义,对文推义,异文知义,复语明义,方言证义,文中寻义和集例见义。这些方法大多于汉代甚至汉代以前即可觅其踪迹,而至清代已趋成熟。文章在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回顾的同时,也对其应用理据加以说明。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140 +1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声训的性质 [J].
孙雍长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2) :52-55
[2]  
训诂学.[M].郭在贻著;.中华书局.2005,
[3]  
训诂学原理.[M].王宁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4]  
古籍异文研究.[M].王彦坤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  
应用训诂学.[M].程俊英;梁永昌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  
训诂学纲要.[M].赵振铎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