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南部小麦高产品种产量三要素及选择模式探讨

被引:15
作者
冯家春
邓贺明
胡亚敏
杨永华
张桂芳
机构
[1] 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黄淮南部; 小麦; 产量要素; 选择模式;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6.01.040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运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对黄淮南部最近3年26个高产品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期高产品种仍以多穗型品种为主,在多穗型品种基础上,穗粒数对产量的效应最大,决定多穗型品种的产量潜力。在育种目标上,应稳定穗数,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超级小麦的概念、育种目标和任务 [J].
田纪春 .
山东农业科学, 2004, (05) :18-21
[2]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J].
郭天财 ;
朱云集 ;
王晨阳 ;
崔金梅 ;
康国章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04) :46-50
[3]   中筋小麦皖麦44的产量构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规程研究 [J].
孔令聪 ;
汪建来 ;
曹承富 ;
王瑞 ;
甘斌杰 ;
赵斌 ;
赵竹 .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06) :960-961